福州市民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109-2500-2025-00039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2025-07-08
  • 标    题: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20253008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榕民〔2025〕162号
  • 发布日期: 2025-07-10
  •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20253008号提案的答复
榕民〔2025〕162号
来源:福州市民政局 时间:2025-07-10 18:17

陈施和委员

《关于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建议2025300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健全“1+N”政策法规体系

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法治方式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强力保障,并配套出台《福州市住宅项目配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和交付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支持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N”项政策文件,围绕设施配建、医养结合、用地保障、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方面,集成推进法治与政策完善。

二、着力营造敬老爱老助老良好氛围

一是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拓宽阵地渠道,重点在养老服务机构中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文化教育,提升尊老意识,鼓浓社会敬老爱老氛围。

二是扩大敬老爱老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相关政策和工作成效,并认真开展结合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最美养老服务工作者”等评选活动,选树孝亲敬老先进典型,讲好新时代敬老爱老助老文明故事,进一步凝聚全社会敬老爱老的社会共识,调动各方支持参与配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倡导敬老爱老社会风尚。聚焦困难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整合小区物业、楼栋长、社区居民等志愿力量,构建“金厝边”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实现重点街道(乡镇)全覆盖。深化拓展福州传统民俗节日“拗九节”,持续办好“重阳节”“敬老月”系列活动,弘扬敬老孝亲传统美德。依托我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深入社区,开展爱心义诊、健康讲座等为老服务和主题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三、统筹做好养老设施布局

统筹近期、远期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编制《福州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预留机构养老用地216.6公顷,规划机构养老设施154个,总床位6.5万张。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28.25万㎡,规划建设照料中心147个,总床位5535张。统筹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分期分类推进设施改造提升,有效满足城乡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家园)9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545个,农村幸福院1890个,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

坚持“三位一体”系统思维,在街道(乡镇)建设单体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集居家、社区、机构功能为一体的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在承担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增设20-50张的全托床位,快速实现单体项目运营平衡。以街道或区域为单元,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和照料中心、服务站运营权统一打包招标,引进集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服务能力的企业,打造全链条服务生态。以解决老年人最急需、最关注、最盼望的失能照护、助餐、康养等服务需求为突破口,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场所拓展系列品牌服务,推动“三位一体”服务融合,激发市场活力,有效破解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针对您提出的建议进行深入调研完善制度保障,优化资源布局,加快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化、便利化覆盖。同时,加强数字赋能,提升监管效能,确保养老服务智能化、安全化运行。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实增强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领导署名赵艺萍

     人:陈恬恬

联系电话:83250719

 

 

 福州市民政局

                                  202578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视频解读
媒体解读
图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