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109-3000-2021-00005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2021-02-07
  • 标    题: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41号建议的答复
  • 发文字号: 榕民〔2021〕38号
  • 发布日期:2021-02-08
  • 有 效 性: 有效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41号建议的答复
榕民〔2021〕38号
来源:民政局 时间:2021-02-08 10:52

王锦萍、韦艳代表:

《关于重型精神病患者纳入低保的建议》(第1341号)由我单位会同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政府社会救助工作高度关注残疾人的兜底保障,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低保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职责和工作重点。近年来我市还专门针对重度残疾人(指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放宽低保准入门槛,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您所称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即属于重度残疾人)。

一、我市重度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情况

据统计,全市现有重度残疾人51125人,其中重症精神病患者11052人(一级453人,二级8131,三级2468人)。2020年,全市已有15913名残疾人(含重症精神病患者)纳入低保,同比2019年13170人新增了2743人,占全市低保总人数的27.87%。对于无家庭供养的重度残疾人,还可以申请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按照护理等级和分散、集中供养等情况可享受每月1160-3384元不等的待遇,全市有2050名残疾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占特困人员总数的30.3%。同时,民政部门对重度残疾人还有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230元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级每人每月115元、二级每人每月85元。2020年,全市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34640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3980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 8730.461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5038.41万元,共计发放补贴资金 13768.871万元。

二、我市重病重残入保条件和标准

低保工作按照居民申请、街道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原则,对申请人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收入和财产情况进行审核认定。以共同生活的家庭户为单位入保,由居民到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村(居)委会提出申请(无申请能力的可委托他人代为申请)。我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760元,即年标准9120元,财产标准为年标准的4倍即36480元。原则上申请人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760元,家庭人均金融资产低于36480元都可申请入保。

近年来,省、市民政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病重残家庭单人入保政策(《福建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病重残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闽民保〔2016〕289号 )和《福建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支出型贫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闽民保〔2018〕211号)),进一步降低重病重残家庭申请低保准入门槛。对重病重残家庭申请低保的收入由低保标准线放宽至人均可支配收入线的70%(2019年福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19元的70%约为27103元),财产由人均年标准4倍放宽至人均年标准8倍(即人均金融资产不超过72960元),由计算收入型向扣减刚性支出型延伸。

2020年,福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特殊困难群众帮扶服务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榕政办〔2020〕46号),对重病重残申请单人纳入低保的困难群众,免除计算共同生活的超过70周岁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收入和应支付的赡养、抚养、扶养费。同时,我局出台了《福州市2020年社会救助工作要点》,将低收入家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以内<含3倍,即人均月收入不超过2280元>且家庭人均金融资产不超过当地年标准8倍即72960元)中的重度残疾人直接单人纳入低保范围。

三、重度残疾人入保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由上可知道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已将重度残疾人作为低保的重点对象,并放宽标准予以纳保。但是目前低保政策禁止将任何一类群体和个人直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禁直接将任何群体或个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通知》(闽政办〔2014〕165号)和《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禁直接将任何群体或个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通知》(榕政办〔2015〕205号),要求申请低保必须对其共同生活家庭户进行收入和财产两方面的审核认定,只有收入和财产都符合条件才能入保,各级各部门不得擅自出台直接将计生户、拆迁户、老上访户、重病患者、下岗职工等纳入低保范围的地方性政策。因此,当前尚无法将全部重症精神病患者纳入低保。实际工作中也存在部分符合条件的重症精神病患者未纳入低保,究其原因,一是不知道低保政策或不具备申请能力,二是未办理残疾证或残疾证遗失,三是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政策掌握理解不够。

下阶段,我们将健全主动巡访发现机制。通过多层次主动发现网络,实现对困难群众及时了解、及时干预,特别是对重度残疾人家庭,加大排查力度,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被动救助到主动服务,从一次救助到持续跟踪,主动发现、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低保,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无线广播、村务公开栏、分发传单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现有低保政策,让低保政策家喻户晓;简化残疾认证和入保程序。积极配合残联部门,简化重度残疾人认定程序,对暂时未认定残疾等级,但属于事实困难的,可按“单人户”政策纳入兜底保障;进一步探讨放宽低保准入门槛。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放宽低收入群体、支出型贫困家庭、困难重度残疾人等入保门槛,研究进一步放宽核查重度残疾人家庭经济收入和家庭财产政策,用好单人入保和支出型入保;进一步提高基层业务能力水平。落实分级培训制度,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经常性学习培训,市级每半年组织一次,县级每季度组织一次,乡级每2个月组织一次。加强基层政策水平,提高基层素质,做到“新岗必训”“年度必训”。将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基层一线,实现全覆盖,让基层救助工作队伍素质能力持续提升,走好兜底保障“最后一公里”。

感谢您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群体的关心关怀,您的意见为我们的低保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通过和您的沟通,我们了解到您是真正为民办实事,为民谋福利的人民代表,深刻同情和关爱着困难群众特别是重症精神病患者家庭,您的大爱之心深深感动着我们,民政部门将立足本职,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保障每一位困难群众和每一个困难家庭。

专此答复

领导署名:郭麟

联 系 人:刘仲钰

联系电话:83250456                            

                                         福州市民政局        

                                        2021年27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